西北联大研究
-
摘 要:由南郑区、昆明区、四川区三大战时高等教育基地的形成和从“点线大学”向“面的大学”的转折切入,梳理了抗战时期国立西北联大与其后继五校立足西北,融汇世界办学思想的形成。认为西北联大“尤负西北文化重责”“要负起开发西北教育的使命”的思想,西大“恢复历史的光荣,创建新兴的文化”“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北最高学府”的思想,西师 “负起西北中等学校师资训练之重大使命”的思想,西工“奠立西北工程教育之基础”的思想,西农负起“领导西北农业建设之责任”“成为全国最完善之农业学府”的思想,西医“以培植医学专才,发展西北卫生事业,促进民族健康为职志”的思想,渐成一种战略责任与使命,在教化一方、为西北地方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实践中发生了重要影响。同时,西北文化也影响了其办学宗旨与发展方向,形成双向影响。
-
摘 要:“七七”事变后,在日寇的铁蹄践踏下,平津地区的高等院校被迫停办。为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致中断,国民政府做出了高校内迁的战略抉择,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等战时联立大学应运而生。西北联大自联立到分设,均受到国联教育考察团、国民政府战时教育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所以就“联大”身份而言,无论获得与放弃都过于匆忙,但此校的设立,不仅在特殊时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保留了血脉,且为战时及战后西北地区的教育事业尤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