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方式
专家审核系统
编辑办公系统
在线期刊
本期目录
过刊浏览
全年目录
按栏目浏览

欢迎扫一扫
关注学报公众号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 韩喜平 崔伊霞
    2020(2):1-7    摘要 PDF

    摘 要:转型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人居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根本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资源型城市发展,加强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探索研究,大力推动绿色转型、多元转型,促进资源型城市的健康发展。但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仍处于较低水平,切实改变这种境况要从转型理念、转型规划、民生转型等方面着手,探索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创新动能,优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社会环境,以此推动资源型城市焕发出新的发展势头,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 金民卿
    2020(2):8-15    摘要 PDF

    摘 要:实事求是,作为影响深远的治经方法、学术态度和治学方法,源远流长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和精神追求,在几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思想史中早已存在,并随着时间演进和思想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充实。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把这一思想史上的宝贵财富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结合起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提升,凝练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造,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发展完善。

  • / 王彦丽
    2020(2):16-22    摘要 PDF

    摘 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八个统一”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严谨的逻辑结构,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本质论、方法论、价值论、实践论的理论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集中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政策导向,是对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 陈曙光
    2020(1):1-9    摘要 PDF

    摘要:共产主义是一个“总体性”的范畴,作为学说,具有真理性;作为运动,具有现实性;作为制度,具有必然性。共产主义社会,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共产主义学说占据了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共产主义运动铸就了伟大的历史丰碑,高举共产主义旗帜,我们有底气、不输理。迈向共产主义的征程不是“走红毯”,“苏东”的失败不意味着共产主义事业的失败,理想与现实的间距不能成为抛弃共产主义理想的理由,西方的遏制围堵不会改变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我们有定力、不动摇。共产主义是历史地发展起来的。今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把握现在,拥有未来。14亿中国人都做好自己,拼起来就是伟大祖国,接力下去就是共产主义。

  • / 杨志和 倪茂晋 黄 越
    2020(1):10-15    摘要 PDF

    摘要: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干部教育思想、总结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实践经验和长期领导干部教育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干部教育理论的重大发展。他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定位、赋予了干部教育培训目标新内涵、构建了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新体系、拓展了干部教育培训方法新载体。习近平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具有推陈出新的嬗变性、缜密严谨的逻辑性、全面从严的时代性、务实管用的实效性等鲜明特征。

  • / 刘建军 彭 蓉
    2019(4):1-7    摘要 PDF

    摘 要: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进行革命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内涵和价值的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国的社会革命事业需要革命文化。但随着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的变化,革命文化日益面临着“失语”境地,革命文化“过时论”等错误思潮甚嚣尘上。因此,我们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去审视革命文化的时代境遇问题。实际上,革命文化已经成为继古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后的又一近代文化传统,即革命文化传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成为处理文化发展过程中传统与当代问题的一般性指导原则,因而也适用于革命文化。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现实要求,对革命文化的不同层面进行再创造,将革命文化的精神文化标识提炼出来,进行革命文化宣传教育的话语转化,借助新媒体对革命文化进行立体呈现,以激活革命文化的生命力、提升革命文化在新时代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 / 张 彦 王长和
    2019(4):8-14    摘要 PDF

    摘 要:共享发展体现人在社会发展中价值主体与实践主体的双重地位,并吁求构建城市居住正义,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居住需要。当前,我国城市居住问题表现出“居住贫困”“居住区隔”“居住异化”等多重困境,对人民美好生活的获得与共享社会的发展构成了诸多制约。构建城市居住正义,就是要给予广大人民不断发展的美好居住需要以更多关注和满足,转变城市居住资源生产“利益至上、贵物轻人”的资本逻辑,保证居住资源公平有效地惠及全体社会公众,构建起以公正、和谐、共享为特征的居住关系,为人们美好生活的实现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这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原则的有力彰显与实践。

  • / 陈松友 王艳卓
    2019(4):15-23    摘要 PDF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度治党,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探究习近平关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发展轨迹、时代特征和实践路径,对于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建设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 / 田克勤
    2019(3):1-7    摘要 PDF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主要标志,经过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不懈努力和接力探索,党在带领人民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实现伟大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迎来了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置于新中国70年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使之与新的实践紧密衔接起来,揭示其不断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历史、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而且有助于更好地拥抱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大胜利。

  • / 虞崇胜 闫明明
    2019(3):8-17    摘要 PDF

    摘 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为多样化的世界提供了一个人类可以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美好蓝图。人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这是困扰人类永续发展的基本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中国人对事关人类永续发展的基本问题的初步回答。需要指出的是,提出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只是一种外交策略和全球治理方案,它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和对人类新文明的追求,实际上是对人类生命、人类本质、人类境遇、人类现状、人类前途的一种价值追寻,是在全球化时代寻找人类的理想和归宿问题。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从人类新文明——类文明角度去全面审视,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价值共同体与行为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自由人联合体统一起来,以期能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讨论提供一种全新视角,进而促进这场讨论能够沿着更为理性、更为务实的方向深入发展。

共27条  1/3 
首页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