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联系我们
研究与实践
  • 202312-06

    张德祥:产学研深度融合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是知识生产模式变革和科技创新模式变革的必然要求。基于已有研究界定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概念内涵,进而从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大学发展、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论述产学研深度融合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关系。最后从文化、制度、组织三个层面提出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行动策略。

  • 202312-06

    程睿:ChatGPT介入学术论文创作透明度义务的履行

    透明度义务是可信人工智能的基本义务,是技术性正当程序的构成要素,是实现可视正义目标的关键性责任机制。作为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过渡的ChatGPT具有生成结构化内容的能力,它在提高学术能力的同时也会遮蔽学术失信行为,对学术诚信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为确保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术诚信,必须设立透明度义务,适用学术诚信规范与可信人工智能准则,共同规制ChatGPT介入学术论文创作活动,以保障学术诚信、保证学术公平和学术责任。

  • 202312-06

    王扬: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的构建思路与实现路径

    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政产学研深度融合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深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的重要举措。基于组织学视角,从共同目标、协作意愿和信息交流三个核心要素剖析其构建机理、构建原则和实现路径。为实现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共同目标,需要政府部门做好政策指导、高校和企业深化双向融合、科研机构和行业组织提供社会支持,并通过构建多主体参与、多区域布局、多领域整合的资源共享平台巩固强化成员间协作意愿,同时建立健全多维度的治理机制、决策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成员间信息交流,保障培养联合体的长效稳定运行和功能实现,推动构建我国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新范式。

  • 202311-06

    苏德:普及化阶段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学内部善治逻辑

    高质量发展是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大学本科教育实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的本质要义。内部善治能够从目标、手段、结构、过程、结果等层面助推大学实现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基于大学内部善治视角,在性质、实践和测度上界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聚焦本科教育管理失效问题和学术史上大学内部治理研究的核心观点,选择人才培养职能、五育并举制度、内部善治架构、课程教学实践、大学组织文化等内容,构建了大学内部善治框架。

  • 202311-06

    张炜: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成就与路径——从内涵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演进

    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我国经历了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强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思路和模式更加清晰、认识和路径更加自信。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增长、结构优化、促进公平等方面成绩斐然,有效推动了教育质量的保障和提升。

  • 202311-06

    吴祖峰:面向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的创新人才培养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深入,前沿领域的人才供需矛盾愈加凸显,高校面临着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前沿领域创新人才的挑战。针对前沿技术领域知识体系迭代快,并且学科复合、交叉的特征,以课程容量、学科边界、教学资源等限制问题为导向,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抓手,整合校企资源,围绕创新人才构成要素,探索并实践了常态交流、知库奠基、系统提升、竞赛实践、双创入海的“五阶全链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202311-06

    张应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方法论创新

    对后发外生型高等教育现代化而言,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解决好两个基本问题:如何看待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和采取何种高等教育治理模式。中国之所以能开创高等教育现代化新赛道和新范例,走出一条高等教育现代化新道路,根本原因在于实现了高等教育现代化方法论创新。

  • 202309-01

    袁振国:教育学的历史转向——关于教育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思考

    两百多年来的教育学,总体上是西方话语体系背景下的教育学。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教育学已经越来越不能反映教育今天的特征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更不能反映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成就、经验、道路和模式。建设世界一流教育学,必须实现教育学的历史转向:立足中国实际,立足时代特征,立足未来需要,实现教育学话语的领跑转向;实现教育研究的实践转向;实现教育学人才培养的创新转向;实现教育学社会服务的高质量转向。

  • 202309-01

    朱德全:新文科时代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学科范式

    学科范式的确立与完善是推进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前提。中国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是一个面向新文科格局、对标世界一流、凸显中国特色的长期性发展过程。新文科时代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面临缺少体现一流学科特质性概念、学理性框架、科学性范式的困境。

  • 202309-01

    马佳妮:高等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发展的组织原则,涵盖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点从初等和中等教育扩大到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被纳入全球发展议程。高等教育既是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中优质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所有目标的核心支柱。

首页上页12345...7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