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方式
专家审核系统
编辑办公系统
在线期刊
本期目录
过刊浏览
全年目录
按栏目浏览

欢迎扫一扫
关注学报公众号

2018第4期

2018年 第4期
出版时间:2018-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一带一路”跨文化研究与人文学科新思潮

法律与经济前沿论坛

军民融合研究


 

  • / 韩喜平 刘 雷
    2018(4):1-7    摘要 PDF

    摘 要: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能力的核心要求。研读经典是掌握看家本领的基本功,要把坚持读原文、学原文、悟原理当做融通马克思主义精髓,提升学术能力基本途径,建立“精读重点文献”“回归写作背景”“理论联系实际”“以问题为导向”的立体研学体系,全面提升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原著精髓及含义的能力,培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时代新课题、新挑战、新任务,解决新时代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为研学方略,不断完善、发展、创新相关马克思主义理论。

  • / 张德祥 贾 枭
    2018(4):14-21    摘要 PDF

    摘 要:受历史、经济、制度、文化的长期影响,我国高等学校集中于大城市的特征明显。截至2017年,我国有97.26%的普通高校集中于地级及以上城市,有98.64%的普通高校集中于人口规模超过100万人的城市。高等学校过度集中于大城市,影响高等教育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服务人民的功能发挥,也影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结合美国、日本在调整高等学校城市布局过程中的经验,分析了我国将高等学校逐步布局到中小城市的合理性,认为我国应逐步限制大城市继续增设高等学校,同时引导高等学校向中小城市布局,以此来调整我国高等学校的城市布局,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的一个战略选择。

  • / 刘 尧
    2018(4):22-25    摘要 PDF

    摘 要: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教育改革创造教育评论条件、催生教育评论发展的四十年,也是教育评论营造教育改革环境、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四十年。过去四十年的教育改革实践证明,教育评论的可贵之处在于她拥有一份时代觉醒和理性批判,更在于她唤醒社会对教育改革问题的反省。进入新时代,五光十色的教育改革盛宴,教育评论焉能缺席呢?在实现中国梦的教育新时代,教育改革不仅呼唤加强教育评论理论研究,而且要求教育评论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 / 田建荣
    2018(4):26-33    摘要 PDF

    摘 要:近年来,我国内地高校相继成立了不同形式的针对本科生的书院或专门学院,引入导师制等手段改进本科教育工作。虽说目前大学书院导师制的整体运行状况良好,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学生主体性缺失,交往频次偏少、深度不够,交流内容单一,个体交流不足和交往方式的虚拟化等问题,需要树立基于交往的书院师生关系新理念。交往视野下的现代大学书院导师制的完善,亟待优化导师遴选办法,调控书院师生比例,实行双向选择,建立全方位个性化指导体系,创设温馨和谐的书院师生交往言说环境,健全有效的书院师生考核、激励和反馈机制。并注意明晰现代大学书院导师制的时代局限性。

  • / 李凤亮 罗小艺
    2018(4):34-41    摘要 PDF

    摘 要:跨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文化产业是“一带一路”的重要产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背景的多样化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文化产业合作和发展提出了挑战。本文在梳理“一带一路”沿线文化资源禀赋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明确文化差异,区分产业发展策略;降低文化折扣,统筹国内国际市场;加强文化认同,着力开发传统文化资源。

  • / 李安山
    2018(4):42-50    摘要 PDF

    摘 要:人类社会的特征之一是文明多元。针对学界存在的“文明冲突”之论和“文明互鉴”之策,作者对“文明互鉴”作出了定义,列举了我族中心主义在历史上的各种表现,指出惟有克服“文明或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将文化交流等同于宣传和强调他国向中国学习这三种错误认识,坚持文化自信、平等相待和虚心学习三个原则,才能真正做到文明互鉴。作者认为,费孝通先生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实为文明互鉴的真谛。

  • / 郭英剑
    2018(4):51-62    摘要 PDF

    摘 要:本文重点论述了近三年来,人文学科在世界范围内所发生的两个重大事件——日本关停并转人文学科和阿拉伯世界重建人文学科,详述了它们的前因后果;同时,以哈佛大学校友回访演讲和哈佛校长在西点军校的演讲为例,深入探讨了人文学科在当今世界的意义,并以2014年美国一项权威数据报告为依据,重点阐述了人文学科的经济价值,以此消除人们对人文学科是否具有实用价值所持有的一种误解,进而倡导人们要从长远角度去看待人文学科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 / 臧小佳
    2018(4):63-68    摘要 PDF

    摘 要:本文自西方“文学性”之发端起探讨,进而阐释雅克·朗西埃的“文学性”所涉及的美学、诗学、政治、历史之间的跨体系边界之关联。本文论证之目的首先在于厘清朗西埃“文学性”概念之基础与变迁及其所代表的界限,以说明朗西埃的“文学性”经历了跨历史实践之后的现代意义。

  • / 叶 林 吴 烨
    2018(4):69-75    摘要 PDF

    摘 要:智能技术驱动下的金融科技,正在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伴随金融科技的发展,资管业务正在迈入智能化时代。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资管业务,令过去泾渭分明的金融部门监管边界越来越模糊,但其不应也不能偏离“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我国立法需要及时回应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变化,着眼于现实需求与法律适用,探寻一条面向于“创新”的法律规制路径,重点是秉持“穿透式”监管理念、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并夯实资管人的信义义务。

  • / 王怀勇 刘 帆
    2018(4):76-83    摘要 PDF

    摘 要: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是企业法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对传统企业经营理念的匡正,长期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给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现实挑战,现有理论的效能不足被放大,亟需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进行拓展补充,赋予其新的价值意蕴,以护其周延。文章认为,在数字时代,应从数据、算法和社会治理三个维度入手进行理论拓补,并探寻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路径,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明晰入法范围,二是细化软法规范,三是区分不同规模企业的承受力度,四是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代码嵌入。

  • / 张嘉国 李正锋
    2018(4):84-88    摘要 PDF

    摘 要: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一个新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首先,本文深入讨论了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必要性;其次,从构建军民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等八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具体内容;最后,提出了推动创新精神示范区的政策建议。

  • / 孔昭君 邓晓童
    2018(4):89-94    摘要 PDF

    摘 要:军民融合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的军民融合必须走出自己的路子,建立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理论体系包括两个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体系,即应用理论体系和基础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理论体系要关注世界的发展,更要深入中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伟大实践,要打破学科藩篱协同攻关。

  • / 蔡建峰 张 芳
    2018(4):95-99    摘要 PDF

    摘 要:当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被赋予了更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内涵。完整的“互联网+军民融合”体现的是军民深度融合的思想,通过大数据技术,重塑各方关系,由多个主体共同建立一种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军民融合体系。“互联网+军民融合”蕴含的是整个军民体系的变革。本文构建了大数据视角下“互联网+军民融合”生态体系模型,提出大数据视角下“互联网+军民融合”体系的构建需要通过数据的支撑、引导、评价和反馈等机制发挥作用,并给出了“互联网+军民融合”生态体系的提升策略。